用歌聲唱暖人心 用熱心譜寫新曲——專訪梅園朗高護理院在院長者、梅蘭合唱團主唱蔣易玲 |
發布者:admin 發布時間:2024/6/28 15:21:59 點擊:713 |
梅園朗高護理院有這樣一位在院長者,她熱愛文藝,她熱情奔放,她是長者們心中的“歌唱家”“藝術明星”,她就是梅園朗高護理院梅蘭合唱團的主唱蔣易玲。初見蔣阿姨大家都會以為她外向活潑,要是猜她以前的職業,大部分人會說她應該是位教師。在跟蔣阿姨熟知相談后,她笑著說自己并不是一位老師,只是一位普通工人,但她非常喜歡唱歌,以歌聲來表達對生活的熱愛,以歌聲感染他人,以歌聲傳遞快樂!
![]() 家庭的熏陶深深激勵她,文藝伴隨著她的人生成長路。蔣阿姨有五個兄弟姐妹,她是繼四個兄長后的第一個女兒,后面還有一個妹妹,所以打小就受父母和兄長的寵愛。小時候,蔣阿姨的家庭氛圍很好,父母對子女家教很嚴謹,她性格也非常文靜。父母從小教育兄妹們要和善待人,一家人從不與鄰居紅臉計較,鄰居都喜歡到她家串門。談到串門事,蔣阿姨笑著說,小時候每天在家打掃衛生,從地上都能掃出來一堆瓜子殼和糖果紙,可見鄉里鄉親有多喜歡到她家串門。蔣阿姨父母都是榮軍醫院醫術精湛的醫生,一輩子懸壺濟世,對六個子女的教育也是格外嚴格。蔣阿姨的母親熱愛文藝,從小受父母的熏陶感染,年輕時候蔣阿姨也非常愛彈琴、唱歌和跳舞,是個十足的文藝女青年。兄弟姐妹之間感情深厚,即便各自成家,也還是相互照應著,一大家子其樂融融過得很幸福。
家庭的變故深深刺痛她,但文藝給了她生活的勇氣與快樂。隨著蔣阿姨父母逐漸年老,身體狀況每況愈下,母親生病之后也曾入住在無錫朗高護理院,蔣阿姨和哥哥們就分擔起照顧父母的責任,兄妹們每天都輪流去護理院照料,一直到父母離世。父母的離開讓蔣阿姨深受打擊,而后老伴也去世,親人們的相繼離開,蔣阿姨曾經一度無法從悲痛中走出來。那時候的她一直把自己封閉在自己的世界里,拒絕跟外界接觸,兄弟姐妹們很擔心,一直在開導和勸解她。為了讓蔣阿姨盡快從悲傷情緒中走出來,妹妹幫她在老年大學報名,鼓勵她去參加社團文藝興趣活動。在參加各類文藝活動中,蔣阿姨慢慢地從團隊中找到了精神依托,從文藝活動找到了生活的價值,在社團興趣班上勇于展現自己,在老師們的認可和表揚中逐漸恢復了往日的自信和快樂。
身體的病痛無情折磨她,但文藝給了她新的生命和活力。好不容易跨過了精神打擊這道坎,命運又跟蔣阿姨的身體開起了“玩笑”。2018年8月7日,蔣阿姨突發中風導致半邊癱,突如其來的病患打得蔣阿姨有點措手不及,毫無心理準備,她無法接受自己口眼歪斜、半邊身體不聽使喚、下半輩子要坐輪椅的這些事實,這段日子對她來說始終無法忘懷。突發病情后在康復醫院治療的半年時間,蔣阿姨形容那段時間是她生不如死的日子,甚至有想過要放棄自己的生命。她的哥哥、妹妹每天輪流守著她,陪她做各種康復治療,親情的力量讓她重拾了對生活的信心,努力配合醫生,積極做康復訓練,逐步恢復了正常說話和簡單生活自理的能力。為了不給子女增加負擔,并能得到更好的生活和醫療護理,在醫院治療結束后,蔣阿姨直接入住了梅園朗高護理院。這些人生的曲折經歷,使得蔣阿姨對待生活的態度更加豁達,活得更加通透。她感慨地說:“生活應該向前看,努力讓自己過得好,這樣才能讓身邊的親人真正的放心。”護理院的工作人員也給予了她很多的關愛,看到醫護人員工作的不容易,她發自內心地說更應該好好地生活。為更好地豐富長者們的日常生活,她將在老年大學社團學習的才藝、結合自己的特長,自發的在梅園護理院組建了“梅蘭合唱團”,合唱團的成員們都是和她一樣的文藝愛好者。為了方便“同學們”看歌詞,她自掏腰包買了文件夾,整理歌單和歌詞做成一個個歌本,發給每位“同學”。她的哥哥蔣偉“老師”,每天自帶手風琴來護理院陪著蔣阿姨,兄妹倆共同演奏,帶領合唱團一起唱歌。在蔣阿姨兄妹的鼓舞下,合唱團的成員越來越多,隊伍越來越壯大,活動室每天都洋溢著大家的歡歌笑語聲。如果遇到新入院的老人不適應,蔣阿姨都會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去開導,教他們怎樣調整心態適應新生活。
閑暇之余,蔣阿姨積極參加護理院里的各類活動,用自己的實際行動,用她美妙的歌聲,感染著周圍的人,大家聚在一起分享過往,用樂觀積極的態度擁抱生活!蔣阿姨感慨地說,這是她感恩于父母的初心,也是對文藝的熱愛,當兩種純粹的情感交織在一起時,便融合成為一種無私奉獻的大愛,讓她在孝與愛的道路上行穩致遠。
作者:梅園朗高邰佳琳
責任編輯:劉珍珍 |
上一頁:無錫市濱湖區蠡園朗高養老院李培勇榮獲無錫工匠?無錫市第二屆養老服務機構老年人營養餐技能競賽二等獎 下一頁:人隨春好 春與人宜——從無錫梅園朗高護理院出發,趕赴一場櫻花之約~ |
![]() ![]() |